學術著作目錄

已出版而未上傳或連結失效之論文,歡迎來信索取。

§期刊論文§

2023年
* 李明書,〈再論關懷倫理對於儒家思想的影響:基於比較哲學方法的反思〉,《思想與時代》第1輯(2023年6月),頁103-117。(提取碼:tvgl)

2022年
* 李明書,〈解消超越性的價值:儒家角色倫理學對實踐與應用的啟發〉,《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》第17輯(2022年12月),頁183-197。(提取碼:27c8)
* 李明書,〈原則與美德之後:儒家倫理中的「專注」與「動機移位」〉,《哲學研究》2022年第9期(2022年9月),頁67-76。(CSSCI)儒家網全文轉載:https://www.rujiazg.com/article/24580;《人大複印資料‧倫理學》2023年第2期全文轉載:http://www.rdfybk.com/qw/detail?id=810467

2021年
* 李明書,〈以儒家思想治理新冠肺炎患者的報復行為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41期(2021年12月),頁31-40。
* 李明書,〈從牟宗三的現實關懷與圓善論建構生命倫理學理論〉,《儒家文明論壇》第7期(2021年9月),頁191-200。(提取碼:u27i)
* 李明書,〈從儒家角色倫理學建構當代家庭倫理〉《哲學與文化》第566期(2021年7月),頁61-76。(A&HCI、CSSCI)(提取碼:thok)
* 李明書,〈從星雲大師婚戀觀看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的實踐〉,《文學新鑰》第33期(2021年6月),頁59-76。(提取碼:33ge)

2020年
* 李明書,〈慈航法師的倫理學體系建構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40期(2020年12月),頁17-28。(提取碼:f9gm)
* 李明書,〈佛教經典中的修行方法之論證問題探究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40期(2020年12月),頁29-38。(提取碼:fehy)
* 李明書,〈中國生命哲學真理觀的標準——與杜保瑞商榷〉,《吉林師範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》2020年第3期(2020年5月),頁26-33。

2019年
* 李明書,〈從儒佛會通看「世界神明聯誼會」的理論與實踐意義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9期(2019年12月),頁9-18。
* 李明書,〈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〉,《應用倫理評論》第67期(2019年10月),頁107-124。
* 李明書,〈當代儒學對於性別歧視的討論與回應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第544期(2019年9月),頁177-191。(A&HCI、CSSCI)儒家網全文轉載:https://www.rujiazg.com/article/17355,朱子學社轉載(無註解)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QQpaXjTQwns7PldjKjT6A
* 李明書、張新慶*,〈儒家視野下的癌症終末期患者死亡觀念解析〉,《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》2019年8卷2期(2019年4月),頁205-209。DOI: 10.3877/cma.j.issn.2095-3224.2019.02.023(CSTPCD)

2018年
* 李明書,〈《論語》與《雜阿含經》的「感官欲望」思想比較〉,《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》第13輯(2018年12月),頁176-197。
* 李明書,〈內化宗教觀念的通識性別教學:以佛教的戒律與概念為例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8期(2018年12月),頁19-26。
* 李明書,〈《貧僧有話要說》的敘事緣起與言說目的〉,《文學新鑰》第27期(2018年6月),頁1-19。
* 李明書,〈以「十善業道」的「不邪淫」證成「多元成家」的合理性〉,《玄奘佛學研究》第29期(2018年3月),頁83-104。

2017年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中「意識」與「解脫」的學理探究〉,《唯識研究》第5輯(2017年12月),頁85-97。
* 李明書,〈港台新儒家哲學理論的反思與前瞻〉,《原道》第32輯(2017年12月),頁207-210。(CSSCI)儒家網全文轉載:https://www.rujiazg.com/article/id/13664/
* 李明書,〈《論語》的身心觀探究〉,《學燈》第2輯(2017年12月),頁201-212。
* 李明書,〈「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」在佛教哲學研究的反思、批判與前瞻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7期(2017年12月),頁123-136。
* 李明書,〈《佛教經典視角的性別哲學研究》摘述〉,《法光》第339期(2017年12月),第2版。
* 李明書,〈佛教生命倫理學前瞻的發展方向:以「因緣」「解脫」作為探討性別倫理的示例〉,《普陀學刊》第5輯(2017年1月),頁179-193。

2016年
* 李明書,〈從《論語》有關動物倫理的一些篇章之斷句闡明儒家倫理學的當代意義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6期(2016年12月),頁1-12。
* 李明書,〈吉藏之二智觀探究──以《大乘玄論‧卷第四》為主要依據〉,《東吳中文學報》第31期(2016年5月),頁85-100。(THCI Core)

2015年
* 李明書,〈錢緒山以「誠意」、「致知」為進路的工夫哲學〉,《哲學門》第16卷第2冊(總第32輯,2015年12月),頁187-204。(CSSCI)
* 李明書,〈吉藏《大乘玄論》之中道佛性所導向的修行目的〉,《中華佛學研究》第16期(2015年12月),頁1-22。
* 李明書,〈日本佛教研究在「批判佛教」之後的可能發展方向:以哲學與生命倫理學之考察為線索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5期(2015年12月),頁1-10。

2014年
* 李明書,〈《論語》的「觀看」思想探究:以哲學的思考開展意義的理路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4期(2014年12月),頁219-228。

2013年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論「生死」並非適任的生命始終之論斷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3期(2013年12月),頁217-226。
* 李明書,〈東方哲學基本問題的釐清與建構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460期(2013年10月),頁19-27。(TCI-HSS)(2014年4月刊登於《學燈》第30期,網址:http://www.confucius2000.com/admin/list.asp?id=5963

2012年
* 李明書,〈儒家以教學引導道德修養之道的拓展:以《孟子》為依據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2期(2012年12月),頁243-256。(提取碼:wygk)
* 李明書,〈《儒家與佛家對於「感官欲望」在實踐上的修學義理:以《論語》與《雜阿含經》為依據》摘述〉,《法光》第273期(2012年6月),第4版。

2011年
* 李明書,〈儒學「誠意」、「致知」的道德修養義理:以錢緒山之論述為生命安頓的依據〉,《亞東學報》第31期(2011年12月),頁227-240。
* 李明書,〈從「本善」與「向善」的角度檢視孟子「性善」課題:以條件的促成推動做為重新思考的方向〉,《問學集》第18期(2011年5月),頁31-42。(TCI-HSS)

2010年
* 李明書,〈以道德修養導引「感官欲望」在實踐上的倫理思考:以《論語》為依據〉,《東方人文學誌》第9卷第3期(2010年9月),頁21-38。(THCI、TCI-HSS)

§專書§
* 李明書,《達摩祖師——漢傳禪宗初祖》(臺北: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,2022年1月),ISBN:9789860625752(平裝)。
* 李明書,《達摩祖師——漢傳禪宗初祖》(臺北:經典雜誌、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,2021年12月),ISBN:9786267037263(精裝)。
* 李明書,《論心之所向──《論語》與《雜阿含經》比較研究》(武漢: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,2021年6月),ISBN:9787568071536。
* 李明書,《神秀禪師──北宗禪之祖》(臺北:經典雜誌、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,2020年5月),ISBN:9789869896818(精裝)。

* 李明書,《神秀禪師──北宗禪之祖》(臺北: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,2020年5月),ISBN:9789865726881(平裝)。
* 李明書,《六祖惠能──禪源曹溪》(臺北:經典雜誌、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,2019年8月),ISBN:9789869802918(精裝)。
* 李明書,《六祖惠能──禪源曹溪》(臺北: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,2019年7月),ISBN:9789865726720(平裝)。
* 李明書,《從《論語》與《雜阿含經》看感官欲望》(臺北:翰蘆圖書,2017年1月),ISBN:9789869388535。

§專書論文/論文集論文§

2021年
* 李明書,〈從「追求自由」到「割情斷愛」:弘一大師的婚戀觀〉,收錄於杭州師範大學弘一大師‧豐子愷研究中心編,《智慧如海:紀念弘一大師誕辰140週年論文集》(上海:上海三聯書店,2021年12月),頁209-219。(提取碼:mip6)
* 李明書,〈解脫道佛教的身心健康〉,收錄於宗倩、嚴琪主編,《健康風險管理──生命文化視角》(北京: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,2021年1月),頁70-81。(提取碼:evxt)

2020年
* 李明書,〈以星雲大師的「助念觀」看生命關懷〉,收錄於妙凡、程恭讓主編,《2019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》(高雄: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2020年7月),頁416-437。

2019年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中出家眾對治情欲的次第探究〉,收錄於索南才讓主編,《佛教理論與實踐:漢藏南傳三系佛教修學對話研討會論文集》(北京:宗教文化出版社,2019年6月),頁153-167。
* 李明書,〈從佛教的節制欲望探討良好家庭的規範〉,收錄於張新慶、尹一橋主編,《家庭生命文化:跨學科視角》(北京: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,2019年1月),頁154-161。

2018年
* 李明書,〈從佛法看弘一大師出家與當代省思〉,收錄於杭州師範大學弘一大師‧豐子愷研究中心編,《光風霽月:第六屆弘一大師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》(上海:上海三聯書店,2018年11月),頁146-156。
* 李明書,〈杜保瑞的基本問題研究法在牟宗三佛教哲學的適用性〉,收錄於楊永漢主編,《紀念牟宗三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萬卷樓圖書,2018年7月),頁445-467。

2016年
* 李明書,〈從佛教的「解脫觀」看人間佛教的實踐意義:以《雜阿含經》與星雲大師之著作為依據〉,收錄於程恭讓、釋妙凡主編,《2015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(上冊)》(高雄: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2016年3月),頁568-587。

2015年
* 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的觀看之哲學反思〉,收錄於學愚主編,《佛教思想與當代應用[下冊]》(北京:宗教文化出版社,2015年12月),頁559-571。
* 李明書,〈從「五蘊」的觀看做為探索生命的一條道路:以《雜阿含經》為依據〉,收錄於黃淑貞主編,《遇見生命裡的彩虹》(臺中: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,2015年1月),頁2-19。

§書評§

2022年
* 李明書,〈女性問題是否應由男性提出?〉,《當代儒學》第21輯(2022年7月),頁251-257。(提取碼:9kwd)

2021年
* 李明書,〈書評:李晨陽《比較的時代:中西視野中的儒家哲學前沿問題》──側重於儒家與女性主義的評論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第567期(2021年8月),頁183-187。(A&HCI、CSSCI)(提取碼:nwke)
* Mingshu Lee, “A Review of Chenyang Li’s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a Comparative Age,” 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8, 2021-06, pp. 339-345. (ESCI)

2020年
* 李明書,〈書評:楊澤波,《走下神壇的牟宗三》──方法論的反思與批判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第549期(2020年2月),頁185-189。(A&HCI、CSSCI)(提取碼:b8j0)

2017年
* 舒心,〈朝向多元開放的性別文學:《佛教文學裡的聖凡男女》評介〉,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》第222期(2017年6月),頁26-28。
* 李明書,〈反暴力的宗教:《血田-宗教以及暴力的歷史》 評介〉,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》第222期(2017年6月),頁30-33。
* 李明書,〈拼湊無端的思緒:《從你所在的地方開始》評介〉,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》第220期(2017年4月),頁16-18。

2015年
* 李明書,〈性別幾個字?─《性別教育小詞庫》評介〉,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》第202期(2015年10月),頁38-39。

2014年
* 李明書,〈《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》評介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465期(2014年3月),頁43-46。(THCI、TCI-HSS)

2012年
* 李明書,〈書評:杜保瑞,《南宋儒學》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第452期(第39卷第1期,2012年1月),頁115-120。(A&HCI、TCI-HSS)

§網路期刊§
* 李明書,〈港台新儒家哲學理論的反思與前瞻〉,《原道》第32輯(2017年12月),儒家網全文轉載:https://www.rujiazg.com/article/id/13664/
* 李明書,〈東方哲學基本問題的釐清與建構〉,《學燈》第30期(2014年4月),網址:http://www.confucius2000.com/admin/list.asp?id=5963

§其它§

2023年
* 李明書,〈略論《孔門後學與儒學的早期詮釋研究》中的人性論觀點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579期(2023年9月),頁53-55。(TCI-HSS)(提取碼:33ay)

2022年
* 李明書,〈比較視域下的儒佛哲學研究──敬答王亞娟、張慕良與單虹澤三位教授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567期(2022年9月),頁57-64。(TCI-HSS)(提取碼:yqle)
* 李明書,〈政治儒學或心性儒學的再反思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564期(2022年6月),頁52-54。(TCI-HSS)(提取碼:cn27)

2021年
* 李明書,〈從華科到浙大──剖析哲學學科與學術志向〉,《國文天地》第438期(2021年11月),頁6-7。
* 李明書,〈儒家示範倫理學的系統性理論價值之反思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554期(2021年8月),頁45-47。(TCI-HSS)(提取碼:halu)
* 李明書,〈對於儒家女性主義和儒家環境哲學觀點的提問與反思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548期(2021年2月),頁39-43。(TCI-HSS)(提取碼:j1e6)

2019
* 李明書,〈鵝湖論壇:生命倫理學與生命倫理管理機制的評估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534期(2019年12月),頁1。(TCI-HSS)

2018年
* 李明書,暑期企業倫理教師工作企業倫理坊短版講義:法家,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,2108年9月5日。
* 李明書,暑期企業倫理教師工作企業倫理坊短版講義:佛家,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,2108年9月5日。
* 李明書,〈鵝湖論壇:「從拔管看大學教育未來」座談會發言稿:教育的未來就是現在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516期(2018年6月),頁24-25。(TCI-HSS)

2017
* 李明書,「五經」詞條,內政部宗教知識+:http://religion.moi.gov.tw/Knowledge/Content?ci=2&cid=665
* 李明書,「十三經」詞條,內政部宗教知識+:http://religion.moi.gov.tw/Knowledge/Content?ci=2&cid=666

2016
* 舒心,〈非學術與學術之間:2005-2016 關懷動物專書考察〉,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》第213期「論述」(2016年9月),頁4-8。
* 李明書,〈閱讀動物的生命意義〉,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》第213期「閱讀選粹」(2016年9月),頁28-34。
* 李明書,〈鵝湖論壇:「文科博士出路何在」座談會發言稿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495期(2016年9月),頁20-21。(TCI-HSS)
* 李明書,〈兩性之間:性別議題的現況與出路〉,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》第209期「閱讀選粹」(2016年5月),頁35-41。

2015
* 李明書,〈生命教育及意義:從宗教與實踐談起〉,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》第199期「閱讀選粹」(2015年7月),頁15-21。

2014
* 李明書,「從香港普選爭議看中華民族民主政治的前景」鵝湖論壇發言記錄,《鵝湖月刊》第473期(2014年11月),頁63。(TCI-HSS)

§學位論文§
* 李明書,《佛教經典視角的性別哲學研究》,臺灣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,蔡耀明、高柏園指導,2017年7月。
* 李明書,《儒家與佛家對於「感官欲望」在實踐上的修學義理:以《論語》與《雜阿含經》為依據》,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,高柏園、蔡耀明指導,2011年6月。

§研討會論文§

2023年
* 李明書,〈關懷倫理學視角下的《孟子》「孺子入井」一章之詮釋〉,發表於「《中國詮釋學》與中國詮釋學建構:行動20年的漢語哲學」學術研討會,青島: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、山東大學「文明互鑒視域中的漢語哲學」創新團隊、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詮釋學專業委員會、山東大學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、《中國詮釋學》編輯部主辦,2023年8月25-29日,《《中國詮釋學》與中國詮釋學建構:行動20年的漢語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322-337。
* 李明書,〈從中西比較哲學視角看《孟子》「孺子入井」章的詮釋〉,發表於「中國哲學的傳統及其現代化」——第六屆「湖廣中哲論壇」學術會議,貴陽:貴州大學哲學學院主辦,2023年5月12-14日。

2022年
* 李明書,〈以關懷倫理學詮釋儒家經典的轉化與創新〉,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——經典與時代:在中華文明的創新發展中建設共同家園,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、華僑大學主辦,2022年12月24-25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李叔同「在家律學」的教育理念〉,發表於第一屆「海河之子李叔同」高峰論壇──李叔同藝術與文化思想學術研討會,天津博物館(李叔同故居紀念館)、天津市美學學會、南開大學哲學院、南開大學當代審美文化研究中心主辦,2022年12月17-18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從關懷倫理視角論古典儒家的道德教育基礎與教師職責〉,發表於第四屆全國古典教育論壇,湖南師範大學古典教育中心主辦,2022年12月17-18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儒家的成人之教與教育之樂〉,發表於第一屆古典學與經學年度論壇:古典哲學中的自然與快樂,杭州:浙江大學哲學學院主辦,2022年9月17-18日。
* 李明書,〈孔子成人之教與諾丁斯道德教育之比較〉,發表於第22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,國際中國哲學會、華東師範大學主辦,2022年6月27日-7月1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的論證思路與困難〉,發表於第九屆全國生命倫理學學術會議,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生命倫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,2022年5月7-8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對於癌症痛苦的處理方法〉,發表於「佛教倫理學的理論、實踐與前瞻議題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臺中:東海大學哲學系主辦,2022年1月14日。(線上發表)

2021年
* 李明書,〈從儒家關懷倫理學到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演變〉,發表於路徑·成效·影響:中國哲學的海外詮釋研討會,廣州: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主辦,2021年12月20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儒家的關懷與教育〉,發表於第四屆兩岸國學論壇,平潭: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、平潭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辦,2021年12月10-11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聖賢關懷思想的再建構〉,發表於對話與交融:紀念朱子誕辰891週年暨「朱子學與當代中國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尤溪:中華朱子學會、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主辦,2021年12月4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儒家關懷倫理學的發展與重建〉,發表於廣東倫理學會暨倫理學青年學術研討會──社會倫理復蘇與重建,廣州:廣東倫理學會主辦,2021年11月21日,《廣東倫理學會暨倫理學青年學術研討會──社會倫理復蘇與重建論文集》,頁27-38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《瑜伽師地論》對於性别的認知層次〉,發表於2021年東方唯識學會學術研討會,東方唯識學會、蘇州大學哲學系、杭州佛學院主辦,2021年11月13-14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儒家倫理中的「專注」與「動機移位」〉,發表於經學、古典學與中國哲學高端學術論壇,同濟大學哲學系主辦,上海:上海五角場麗芮酒店,2021年11月13日。

* 李明書,〈論心之所向──《論語》與《雜阿含經》之比較〉,發表於青年學者工作坊第三期:從容涵化印中西──世界視閾下的中國哲學及其發展,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,上海: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,2021年9月5日。
* 李明書,〈儒家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:以儒家角色倫理學為例〉,發表於兩岸青年學人國學工作坊暨兩岸高校暑期學校(第一期),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基地主辦,平潭:兩岸國學中心,2021年7月19-26日。
* 李明書,〈從星雲大師的婚戀觀看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的實踐〉,發表於「星雲文學」之義理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南華大學文學系主辦,嘉義:南華大學,2021年5月14-15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美德倫理在儒家的適用性反思:以黃勇的《當代美德倫理──古代儒家的貢獻》為主〉,發表於明清哲學文化及其現代性學術研討會,武漢大學哲學學院、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、揚州大學儒家經典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中心、武漢大學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、武漢大學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戰略研究中心主辦,揚州:長樂客棧,2021年5月8-9日,《明清哲學文化及其現代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199-203。
* 李明書,〈再論關懷倫理對儒家思想的影響〉,發表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傳統文明的轉換與發展高端對話會,武漢大學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主辦,武漢:武漢大學,2021年4月8-9日。

2020年
* 李明書,〈儒家思想對於新冠疫情的防疫思考與作用〉,發表於海峽兩岸「新冠疫情下的公共衛生與醫療保障政策」研討會暨第二屆博士論壇,湖北經濟學院主辦,武漢:湖北經濟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,2020年11月21日。
* 李明書,〈以儒家思想治理新冠肺炎患者的報復行為〉,發表於第三屆中國青年哲學論壇,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,2020年9月19日。(線上發表)
* 李明書,〈臺灣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」的倫理與應用:以佛教生死觀為例〉,發表於首屆「華人世界研究國際研討會」,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辦,夏威夷: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,2020年1月5-9日。

2019年
* 李明書,〈從儒家角色倫理學探討生命倫理學的可能性〉,發表於湖北省哲學史學會2019年年會暨「中西哲學比較——現代漢語哲學」學術研討會,武漢:荷田大酒店,2019年11月30日。
* 李明書,〈儒家角色倫理學與生命倫理〉,發表於南開大學中國哲學工作坊:建國七十周年中國哲學方法論的建構與反思,南開大學哲學院主辦,天津:南開大學哲學院,2019年11月9-10日,《建國七十周年中國哲學方法論的建構與反思論文集》,頁1-5。
* 李明書,〈錢德洪對於佛教思想的運用〉,發表於明清儒學研究青年學者工作坊第一期:明清學術轉型,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,上海: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,2019年9月29日。
* 李明書,〈理論與實踐:中國哲學真理觀的標準〉,發表於2019中國哲學真理觀國際學術會議,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主辦,上海: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,2019年9月28-29日,《第二屆中國哲學真理觀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》,頁38-45。
* 李明書,〈《佛說摩鄧女經》中佛陀與阿難的說服策略比較〉,發表於2019年「漢傳佛教研究和教育的實務開展」圓桌論壇,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,新北:法鼓山第三大樓2樓國際會議廳,2019年9月20-21日。
* 李明書,〈儒家性別倫理原則的選擇與應用〉,發表於中國當代倫理問題與文化認同學術討論會,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倫理學教研室主辦,濟南: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,2019年7月16-17日。
* 李明書,〈从牟宗三的現實關懷與理論建構生命倫理學的嘗試〉,發表於「百年儒學走向」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牟宗三先生誕辰110 周年紀念會,煙台: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、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主辦,2019年7月13-14日,《「百年儒學走向」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牟宗三先生誕辰110 周年紀念會論文集》,頁276-282。
* 李明書,〈從《佛说摩鄧女經》論證佛教的說服如何可能〉,發表於國際中國哲學會第二十一屆國際哲學大會,國際中國哲學會主辦,瑞士:伯恩大學,2019年7月2-5日。
* 李明書,〈以星雲大師的「助念觀」看生命關懷〉,發表於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,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、上海大學文學院、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,上海:星雲文教館,2019年5月31日-6月2日,《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》,頁234-246。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以「三十七道品」對治感官欲望的問題討論:以「四正斷」、「七覺支」、「八正道」為主
〉,發表於「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經典翻譯與詮釋」學術研討會,西北師範大學哲學學院、敦煌研究院科研管理處主辦,蘭州:西北師範大學、敦煌:敦煌學院,2019年5月3-8日,《「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經典翻譯與詮釋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34-43。
* 李明書,〈當代儒學對於性別議題的討論與回應〉,發表於第二屆中國哲學研討會,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、中國哲學研究中心、鵝湖月刊社主辦,新北:鵝湖人文書院,2019年1月5-7日。

2018年
* 李明書,〈兩岸佛教哲學研究概況與出路〉,發表於佛教哲學論壇:佛教哲學的時代挑戰與引領時代,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、臺灣大學哲學系漢傳佛學研究室主辦,臺北:臺灣大學水源校區,2018年12月22日。(簡報發表)
* 李明書,〈安樂哲「中国的性别歧視觀」的延伸思考〉,發表於比較哲學的理論、方法與哲學著作的翻譯——安樂哲(Roger T. Ames)比較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,武漢:武漢大學哲學學院,2018年12月15-16日,《比較哲學的理論、方法與哲學著作的翻譯——安樂哲(Roger T. Ames)比較哲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66-75。
* 李明書,〈儒家面對性别議題多元化的時代及其回應〉,發表於第五屆「尼山世界文明論壇」,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主辦,
濟南:尼山聖境,2018年9月26-28日,《第五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論文集[下卷]》,頁353-365。
* 李明書,〈錢緒山對於佛教思想的運用及其遺留的理論問題〉,發表於「群經統類的文獻整理與宋明儒學研究」學術研討會,杭州:杭州師範大學國學院,2018年9月21-23日,《群經統類的文獻整理與宋明儒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176-184。
* 李明書,〈錢緒山反佛道的工夫論意義〉,發表於2018年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,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、北京大學主辦,北京:國家會議中心(CNCC),2018年8月13-20日。
* 李明書,〈從「世界神明聯誼會」看儒佛會通〉,發表於2018年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研討會,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、佛陀紀念館主辦,高雄:佛光山佛陀紀念館,2018年7月13-15日,《2018神明聯誼會學術會議論文集》,頁151-163。
* 李明書,〈聖嚴法師的性別論述及其之於性別平等的省思〉,發表於第七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,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,臺北:集思台大會議中心,2018年6月28-30日。
* 李明書,〈內化宗教觀念的通識性別教學:以佛教的戒律與概念為例〉,發表於2018生命教育與通識教育論壇暨學術研討會,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辦,新北:亞東技術學院,2018年5月25日,《2018生命教育與通識教育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(貳)》,頁163-170。
* 李明書,〈儒家對於同性婚姻的立場辨析〉,發表於四川大學全球青年學者論壇,四川大學主辦,成都:四川大學,2018年5月15-17日。(簡報發表)
* 李明書,〈《貧僧有話要說》的敘事緣起與言說目的〉,發表於「星雲大師文學敘事的生命實踐與教化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南華大學文學系主辦,嘉義:南華大學,2018年5月4-5日。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中出家眾對治情慾的次第探究〉,發表於三系佛教修學高端對話會,西藏民族大學主辦,咸陽:西藏民族大學,2018年4月21日,《漢藏南傳三系佛教修學對話高端論壇論文集》,頁118-127。
* 李明書,〈儒家與佛教關於同性婚姻的論述比較〉,發表於2018國際青年哲學學者南開論壇,南開大學哲學院主辦,天津:南開大學哲學院,2018年3月29-30日。(簡報發表)
* 李明書,〈錢緒山心學工夫建構與反佛道的理論意義〉,發表於第一屆中國哲學研討會暨唐君毅先生逝世四十週年紀念,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、中國哲學研究中心主辦,新北:鵝湖人文書院,2018年1月20-21日。

2017年
* 李明書,〈佛教經典的性別詮釋問題與應用〉,發表於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東湖論壇,華中科技大學主辦,武漢:華中科技大學,2017年12月26-29日。(簡報發表)
* 李明書,〈佛教經典的論述與多元成家的對話〉,發表於「佛教對話與現代弘化」學術論壇──暨中華維鬘學會成立十週年紀念大會,中華維鬘學會、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主辦,臺北: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,2017年12月9-10日。
* 李明書,〈由心識入胎探討性別形成的依據與佛教的性別教育〉,發表於第十五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──暨
東方唯識學研究會成立大會,杭州市佛教協會、杭州市宗教研究會主辦,杭州:杭州佛學院,2017年12月2-3日,《第十五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──暨東方唯識學研究會成立大會論文集(下冊)》,頁394-402。
* 李明書,〈《大般若經》的男女相觀與性別認同的對話〉,發表於2017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辦,臺北:臺灣大學,2017年12月1-2日。
* 李明書,〈佛教唯識學說與生命倫理研究:以性別為主軸〉,發表於2017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哲學論壇,中山大學哲學系主辦,廣州: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,2017年11月10-12日,《2017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哲學論壇論文集》,頁104-114。(簡報發表)
* 李明書,〈佛教在家與出家的性別教育〉,發表於2017年哲學應用與應用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國哲學會、中山醫學大學主辦,臺中:中山醫學大學,2017年10月28-29日,《2017年哲學應用與應用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299-311。
* 李明書,〈從佛法看弘一大師出家與當代省思〉,發表於第六屆弘一大師國際學術會議,杭州師範大學弘一大師・豐子愷研究中心主辦,杭州:海華滿隴度假酒店,2017年10月23-24日。

* 李明書,〈慈航法師的倫理觀:以《菩提心影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慈航法師與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,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、彰化溪州無量義精舍主辦,彰化:溪州無量義精舍,2017年9月23日。
* 李明書,〈漢傳佛教世界觀所透顯的性別思維:以「空性」看性別觀之轉變〉,發表於2017年「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」,新北: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,2017年9月8-9日。
* 李明書,〈以「四念處」對治感官欲望的學理探究:以《雜阿含經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第七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,摩訶朱拉隆功大學、世界青年佛學研究會主辦,泰國:清邁國際會議中心,2017年7月30日-8月2日。
* 李明書,〈佛教哲學在性别議題的探究──以LGBT為核心〉,發表於第二十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,國際中國哲學會主辦,新加坡:南洋理工大學,2017年7月4-7日。

2016年
* 李明書,〈從《論語》的斷句探討儒家倫理的現代意義〉,發表於青年儒家論文發表會——儒家人文精神的傳承,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辦,桃園:中央大學,2016年11月18日。
* 李明書,〈超越信仰與思辨的佛教修行方法:如何論證佛教修行方法的反思與開展〉,發表於全國哲學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·2016,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主辦,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,2016年11月13日,《2016‧全國哲學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論文集》,頁331-321。
* 李明書,〈「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」的反思、批判與前瞻〉,發表於台灣哲學學會2016年學術研討會:傳統、詮釋與創新」,台灣哲學學會主辦,臺中:東海大學,2016年11月5-6日。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中「意識」與「解脫」的學理探究〉,發表於2016年第四屆唯識學高峰論壇,杭州佛學院唯識學研究室、上海華東師大宗教文化中心唯識學研究所、南華大學唯識學研究中心、廣州中山大學現象學研究所主辦,杭州:杭州佛學院,2016年10月15-16日,《第四屆唯識學高峰論壇會議交流論文集》,頁135-145。
* 李明書,〈以「不二中道」的觀念解消衝突而帶出和平的導向〉,發表於第六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」,摩訶朱拉隆功大學、世界青年佛學研究會主辦,清邁:摩訶朱拉隆功大學(清邁校區),2016年7月12-15日。

* 李明書,〈佛陀與星雲大師的言說形式探究:以《雜阿含經》與《貧僧有話要說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,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,江蘇: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,2016年3月18-20日,《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發表稿》,頁669-681。

2015年
* 李明書,〈港台新儒家概述及當代的反思〉,發表於首屆「中國青年儒學」論壇,江蘇:弘道書院、常州大學國學研究院主辦,2015年11月21-22日。
* 李明書,〈杜保瑞的基本問題研究法在牟宗三佛教哲學的適用性〉,發表於紀念牟宗三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,香港:新亞研究所,2015年11月14-15日,《紀念牟宗三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254-270。
* 李明書,〈從經典的義理看佛教性別觀之爭議:以《說無垢稱經》、《大寶積經》等經為主要依據〉,發表於第一屆佛教義學研討會,上海:佛教義學研究會,2015年8月7-10日,《「第一屆佛教義學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(下卷)》,頁113-123。
* 李明書,〈以「不二中道」理解「佛性」的意義:以《大乘玄論‧卷第三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2015年「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」,新北: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,2015年6月26-27日。
* 李明書,〈佛教性別觀之轉變〉,發表於第一屆港澳青年佛教學者論壇,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、澳門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、澳門中華宗教與文化研究會合辦,2015年6月10-11日。
* 李明書,〈佛教生命倫理學前瞻的發展方向:以「因緣」、「解脫」做為探討性別倫理的示例〉,發表於「文獻、歷史、思想與文化——現代視野下的佛學研究」學術研討會,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、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,2015年4月24-27日。
* 李明書,〈日本佛教研究在「批判佛教」之後的可能發展方向:以哲學與生命倫理學的考察為線索〉,發表於第二屆「亞洲中的日本研究」研究生共同發表會,名古屋:名古屋大學主辦,2015年4月17日。
* 李明書,〈從佛教的解脫觀看人間佛教的實踐意義:以《雜阿含經》與星雲法師之著作為依據〉,發表於第三屆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」學術研討會,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,江蘇: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,2015年3月20-22日。

2014年
* 李明書,〈佛教哲學在當今科學與生活的反思〉,發表於兩岸文化交流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,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、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、 佛光大學主辦,江蘇: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,2014年11月28-30日。
* 李明書,〈儒學在當代香港社會的近況與前景〉,發表於環南中國海與中外關係歷史研究──兩岸四地研究生學術論壇,廣州:暨南大學歷史學系,2014年11月23-25日。
* 李明書,〈從「五蘊」的觀看做為探索生命的一條道路:以《雜阿含經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第三屆「文學與生命教育」學術研討會,臺中: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,2014年10月31日。
* 李明書,〈吉藏的二智觀探究──以《大乘玄論‧卷第四》為主要依據〉,發表於2014上海研究生國學論壇,上海:复旦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,2014年10月17-18日,《全球視野下的國學研究──2014上海國學研究生學術論壇會議論文集》,頁258-268。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的觀看之哲學反思〉,發表於2014年第九屆青年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佛教研討會,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,2014年7月25-28日。
* Ming-Shu, Lee, “The Teaching and Instruction of ‘Sensual Desire’ in the Mencius“, 23rd Annual Graduate Student Conference on East Asia, New York: Columbia University, 2014.2.14-15.

2012年
* 李明書,〈論「生死」並非適任的生命始終之論斷:以《雜阿含經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2012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學術論文發表會,臺北: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與臺灣大學晨曦社校友會合辦,2012年12月1日。
* 李明書,〈透過「觀看」洞察心身的運作與時代的變化:以《論語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輔仁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香港浸會大學校際哲學論壇:中西哲學的人文意蘊學術研討會,新北:天主教輔仁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香港浸會大學合辦,2012年5月5日。

2011年
* 李明書,〈儒家以道德修養引導心態與身體的運作:以《論語》的義理為打通生命出路的線索〉,發表於中央大學、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,政治大學哲學系、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合辦,2011年10月16日。
* 李明書,〈儒家的教學引導道德修養之道的拓展:以《孟子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第一屆「新儒家與新道家」學術研討會,新北: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主辦,2011年7月5日。
* 李明書,〈《雜阿含經》對於「感官欲望」的觀察與駕馭〉,發表於「99學年度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」,臺北:臺灣大學哲學系主辦,2011年5月28日。

2009年
* 李明書,〈以道德修養引導「感官欲望」在實踐上的倫理思考:以《論語》為依據〉,發表於第五屆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,桃園: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主辦,2009年11月27日。
* 李明書,〈儒學中「誠意」、「致知」的道德修養義理:以錢緒山的論述為主要依據〉,發表於第十六屆國際中國哲學會,國際中國哲學會主辦,新北:輔仁大學,2009年7月11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