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請名彥到班上演講,以他的專業,主題是「科技與法律、醫療的關係」,內容除了介紹臺灣當前的網路、科技發展概況,也深入談到這些發展,帶給現在的人什麼樣的便利與問題。

這樣類型的演講,從我在亞東任教以來,每學期都會舉辦一到兩次,當然希望藉此讓學生從不同的面向快速捕捉到社會的動態與資訊。

演講完的隔週,按慣例詢問同學感想,對於同學的回應,談到了科技與人文的發展。

科技是日新月異的,發展之快,已經超出許多語文所能表達的,半年一年後,如果是同樣類型的演講,名彥勢必要介紹幾乎是截然不同的科技產品、網路形態;人文學科則大致的框架改變不大,所需更新的,可能是案例或是幾篇學術論文。不自覺地這樣分析科技與人文類科,才體認到兩者在發展上有著這樣的差異。

看似一者快速前進,一者似乎難以跟上時代的變化,這大概也是許多人認為人文學科逐漸與社會脫節,以及逐漸自動或被動邊緣化的原因。

高柏園老師曾問過我一個問題,我們讀中文、哲學的,要去了解歷史、哲學史的發展,學電腦、理工的,要不要去了解電腦發展史、電機史之類的?我當時沉吟了一下,回答似乎不用,這也是老師心中的答案。

這樣的問題,表面上意味著人文類科勢必往古書裡頭鑽,滿足少數人的求知欲即可,而與社會密切相關的產業,不論過去,只管未來,學習的、考量的都是向前發展。也許這其中也包含著人文學科之所以弱勢的理由,因為高老師也是一路讀哲學上來的。然而,有自信一點地看待這個現象,人文學科在世界上要能與其它類科齊頭並進,就不只是往過去或往未來吸收資訊,而是兩者皆須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