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陣子身上起了蕁麻疹,就在肚臍附近,一開始以為是蚊子叮,紅紅腫腫的一兩粒,手癢抓了幾下,如同瘟疫般蔓延開來,紅、癢、腫的數量與程度增加的速度超乎想像,圍繞著肚臍眼,與膚色格格不入,彷彿在身上長了不屬於自己身體一部份的東西。
幸虧老婆強力制止再去抓她,也還好許多事情忙著,一天之中會注意到的時間不多,終於才一兩週的時間就消退了。
我的身體狀況稱不上強健,但是向來也沒什麼大病,生出這樣的疹子,已經讓我感到突兀,每日靜下來休息時,不經意地看了幾下,幻想著是否可以藉由手抓,多抓幾下就真的把它給抓掉了。
這樣的想法在腦中迴盪,疹子雖然是具體可見的東西,但是卻有著如同意識般的形態,當念頭湧起時,如果順著這樣的念頭,想著要去抓取、攀附,念頭的力量就越來越強烈;如果耐得住性子,想借題發揮也無處著力。話雖如此,但真正的困難,就在於是否真的有能力去克制或解消這些有形、無形的影子。
愛是較容易被理解的疹子,尤其只要親親抓幾下,就希望能引發更強烈的癢感。恨或怒似乎是人人不希望出現的,但有時卻也止不住讓這股情緒奔瀉而出,好像對於恨或怒是用喜愛在對待的,喜愛鑽研在負面的情緒裡,或許恨得越深、氣得越用力,到一定程度變成具體的東西時,就可以抓起來一把丟掉。
不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的,痛苦產生時,疹子可以是一種鍛鍊的工具。幾天過去了,不再癢了,只留下幾個斑駁的痕跡,依然讓人嫌惡著。嫌惡自己的身體竟然可以這麼醜陋,然而,如果試圖抓掉它,只會更加醜陋,更加嫌惡。要學習的,不只是止癢的工夫,更要適時學會忽視、順應。
(2013.12.23刊登於臺灣時報副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