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,到現在為止,解釋眾說紛紜,好像在某些面向都說得通。醫學認為是大腦的反應,心理學認為和潛意識、生活所產生的印象有關,宗教信仰認為是神的指點、顯現,命理可從正、反雙方預測夢反應了未來將發生的事情。

帶有宗教、哲學、實修成分的佛教,把夢看成是心態表現的一種形式,源自於身心所接收到的訊息,在意識不清的情況下,任由心態產生種種想法、影像。藉由禪定,可以開發夢觀,讓身體即便處於休眠的狀態,心態仍然可以維持平穩、清晰的運作,思惟、學習皆可不受身體的影響而中斷。

不論是凡夫俗子,還是修行到一定的境界,夢所要顯示的,都是不可捉摸的心態,或朝著心之所想而喜悅,或不受控制,情緒隨著牽引,夢中的影像,總是可以讓人處於其中,而與現實隔離開來。

把現實隔離開的極致,不僅只是任憑影像浮現,甚至可挾帶極大強制力,把現實中曾發生過的一切,想像或當作就是一場夢。夢中的一切不僅實際上沒發生過,甚至可以把夢境隨著意念而改造,改造到認為夢是如此,如發生過,實際的情況也是如此。

如果連夢都太過沉重,隨時看看世界,眼前的世界就如同針一般,把還想著的意識戳破、戳痛,醒來之後,當夢也好,當沒發生也好,日子還過得去,就都還好。

(2013.12.30刊登於臺灣時報副刊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